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My Library
前言:作为弗洛伊德的开山之作,《梦的解析》不仅开创了精神分析理论,更为人类探索潜意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本文将从梦的理论意义、形成机制以及审查机制三个维度,深入探讨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并结合个人思考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官方结构图如下所示,官网文案在Link中

下面是我修改的总结笔记和一些自我思考(标注)
一、核心观点概述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开山之作:梦是和任何精神活动同等重要的独特精神活动,它的本质是欲望的满足。而为了绕开审查机制,梦在形成过程中进行了各种伪装,或是将材料加以凝缩,或是加以置换,并用象征手法呈现出感觉意象,并通过润饰让梦的结构合理化。至于梦中的欲望,则主要来源于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性的欲望。
二、主题段落(源自弗洛伊德的三个问题)
🌟 梦的理论意义(梦是什么?)
段落总结: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其本质是让欲望得到满足。
要点列举:
- 历史研究进程
- 古代人:认为梦是预卜未来,例如发大水= 发财
- 弗洛伊德之前:纯的大脑生理活动,无显示的是白天精神活动后残余剩余部分,就像篝火后的火星,没有任何意义
- 弗洛伊德:梦境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梦是潜意识中欲望的满足形式
- 重要例证:艾玛打针的梦:
- 内容:有一个名叫艾玛的女患者,曾经接受过弗洛伊德的治疗,但由于不愿意接受弗洛伊德的治疗意见,对她的治疗中断了。过了一段时间,弗洛伊德从一个朋友奥托那里听说,这位艾玛的病情并没有完全好转,言语当中似乎在指责他治疗不当。弗洛伊德梦见艾玛来参加一个宴会,她在宴会中向他抱怨自己的病情没有好转,感到痛苦。弗洛伊德在梦中回应说,这是因为艾玛没有遵循他的治疗建议。接着,艾玛提到自己喉咙和肚子疼痛,这让弗洛伊德怀疑她可能患有某种生理疾病而非精神病。梦中还出现了一位医学权威,他确认艾玛有炎症感染。随后,弗洛伊德的朋友奥托给艾玛打了一针,但弗洛伊德意识到奥托使用的药剂是错误的,不会有效。
- 弗洛伊德的解析:自己不想背锅!(可能是出于心理保护)
- 弗洛伊德回应艾玛认为她没有遵循自己的治疗建议,反映了他推卸治疗责任的欲望。
- 梦中艾玛的病痛被归咎于生理原因,再次反映了他推卸治疗责任的欲望。
- 奥托的错误打针行为象征着奥托的错误,等于奥托现实的指责无效,不关老子事,再再反映了他推卸治疗责任的欲望。
高价值原话:
- “梦是有意义的精神活动,是潜意识中的欲望通过各种伪装手段改头换面后加以满足的心理过程。”
- “梦的动机是一种欲望,而梦的内容就是对欲望的满足。”
- “梦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梦的本质,就是欲望的满足。”
🧠 梦的形成机制(梦怎么形成的?)
段落总结:梦的内容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潜意识中的欲望为了逃避审查机制而进行了伪装。
要点列举:
- 梦的显意与隐意:谜面和谜底
- 梦的伪装机制包括凝缩、移置、象征化和润饰
- 凝缩:梦中的人物和事物都是各种东西的集合
- 例证:艾玛的病是弗洛伊德女儿得过的白喉;梦中的艾玛的行为像原来的病人
- 移置:换对象来过审
- 比如内心讨厌A,想反驳他的观点,但是A是现实不得不敬重的人,像长辈和老师,所以把A的特征移动到一些自己可以冲突不会受道德法律束缚的人,比如罪犯或者自己的孩子。这样就把欲望发泄了
- 象征化:欲望象征成东西来过审
- 一些梦中的东西有固定意象
- 比如手杖、雨伞、铅笔这样的尖状物体,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
- 而洞穴、箱子、盒子这样的容器,则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了
- 润饰:编故事从而将梦里的元素逻辑化、合理化
- 比如编了宴会邀请艾玛、奥托的故事,才能让弗洛伊德和他们互相发生情节,从而实现释放欲望。
高价值原话:
- “梦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通过伪装而实现的满足。”
- “显梦就好像一个谜语的谜面,而隐梦就是谜底。”
- “梦不像一篇文章,而更像一幅图画,它借用的手法不是抽象的概念归纳,而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进行象”
🚫 审查机制与泛性论(梦表现哪些欲望?)
段落总结:弗洛伊德提出精神世界中存在审查机制,阻止不合时宜的想法(源自欲望)进入意识层面。所以才会压抑在潜意识当中,最后通过梦境释放。
要点列举:
- 审查机制类似警察,”白天“阻止欲望直接浮现,欲望就躲到潜意识里,但是警察“晚上会睡觉”,欲望就跑出来了
- 审查机制源自个体对道德、伦理、法律的观念。例证如下
- 幼儿时期审查机制不成熟,白天可以直接表现欲望,比如”吃喝拉撒睡闹“不会考虑大人的感受
- 长大一些后会压抑”不符合道德的欲望“,例如性冲动,隐藏在潜意识中
- 泛性论:梦的绝大多数元素与性有关
- 解释:性欲望从幼儿就出现,因为害怕惩罚而压抑(非伦理)。长大后又因为伦理被压抑。因此性欲望在潜意识形成了强大的内驱力。
- 例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会对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产生爱恋甚至性冲动,而对父母中同性的一方产生竞争意识和敌意。他借用希腊神话中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为这种心理倾向命名,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
- 重要!人格结构理论:回答”我是谁?“
- 本我:兽性,人格中最接近兽性的本能性冲动。
- 它追求的是快乐和满足,例如性欲望和攻击冲动。
- 完全不考虑社会规范或道德约束。
- 存在于潜意识
- 自我:理性,人格中调节兽性和道德性(理想性)的过程。
- 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要求和社会规范
- 调解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 大部分在意识,少部分在潜意识
- 超我:道德性(良心)或者理想性(理想)。人格中的完美自己。
- 监督自我、限制本我。仿佛高高在上的法律和法官。
- 只考虑道德和理想,忽略了本我
- 存在于潜意识
高价值原话:
- “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似乎也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审查我们的思想,让那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不能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
- “因为有审查机制的存在,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才会无法直接浮现到意识层面。”
三、 讨论:精神分析的争议与影响
段落总结: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有争议,但其对心理学和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要点列举:
- 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和错谬
- 泛性论距离现实差距较大,学生自己都不认同
- 主观性太强,基本全靠自己的经验来观察分析总结(自圆其说)。没有对照组,没有控制实验,更不可重复,这不符合科学的实证主义
- 精神分析对心理学和文化的影响
- “潜意识”和“梦的心理意义”的首次提出说明弗洛伊德对过去一昧的”万物神化“或者“万物数理化生”的客观态度,说明他对心理科学性有着独特的认识
- 它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哲学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
- 重要思考!精神分析乃至心理学的科学性争议
- 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的内在心灵世界。而人的内心必然具有主观性!恰恰是难以用这种客观实证的方法(没有对照组,没有控制实验,更不可重复,这不符合科学的实证主义)去加以度量和观测的,就仿佛不用杯子就测量杯子的重量。
- 现代心理学抛弃精神分析,转为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执迷,给心理学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被实证主义束缚的心理学工作者不再关注人心善恶和人的精神生活,用研究物的方法去研究人,忽视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谢老师也给我们说过,如今的心理学确实离科学越来越近,但同时,也离人们的心灵和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本末倒置)
- 客观的方法研究主观的东西,得到的结果是否依然客观呢?某些折中的心理学派如行为主义会明确声称,自己不研究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甚至情感,不探讨人的心灵世界,而只关注外在行为模式,因为只有行为才是可被客观观察的。
高价值原话:
- “弗洛伊德的观点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只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而提出的假说。”
- “精神分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论或者治疗方法,它对社会、文化、艺术和哲学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
- “心理学毕竟不同于物理学,甚至也不同于脑科学,它所研究的是人的内在心灵世界。”
四、文章重要概念解释
-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著作,提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 潜意识:存在于我们心理活动中,无法被意识认知的部分。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和潜意识37开
- 审查机制:阻止不合时宜的想法进入意识层面的精神力量。
- 内驱力: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内驱力是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之一。
- 俄狄浦斯情结:儿童对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产生爱恋甚至性冲动,对同性的一方产生竞争意识和敌意。
- Author:牛 牛
- URL:https://www.niuniu2077.cc/post/16f7bc65-b8f4-807b-8b9a-eba76cd180ce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