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My Library
前言:《乌合之众》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出版的一部开创性著作。这本书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群体心理学,深入剖析了群众行为的特征和规律。作为现代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它不仅影响了弗洛伊德等众多心理学家,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勒庞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观察,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变化,以及群体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社会的。
。

第一部分:群体是什么
- 引言
-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群体心理和行为有深刻影响。
- 群体的定义
- 观点:勒庞首次定义群体为具有相同心理诉求的人群。
- 对比论证:
- 广场上无共同心理诉求的路过或者散步的人群
- 广场突然地震发生后有共同逃生心理的人群。
- 特征:
- 群体不局限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群
- 例证:股民群体、考公群体
- 勒庞定义的群体不属于严格组织起来的人群,像军人、封闭式学校学生、公务员等
- 原因:组织化人群遵守规则、接受管理,而群体则展现出易于被引导和威力巨大的特点
- 例证:公务员在工作时属于组织,但在业余时间参与炒股时属于“乌合之众”
第2部分:群体的心理特征
总结:低智商、高自信、情绪化。
- 观点:群体智力下降
- 观点:“勒庞认为,群体的智力水平基本上取决于群体中智商最低的个体,类似木桶”
- 现象:
- 群体只接受简单明了的号召和主张,不关心证据和论述。
- 群体易于被暗示所误导,相信并传播荒诞不经的谣言。
- 原因:
- 群体中的个体因智力下降而表现出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的特征。
- 观点:群体自信心爆棚
- 原文逻辑词:“群体具有自信心爆棚,敢想敢干,横冲直撞的心理特征”
- 原因解释:
- 群体人多力量大,个体力量实现不了的目标,群体可以轻易实现。
- 个体汇入群体后减弱或消除了对被惩罚的恐惧,感觉不需要承担责任。
- 类比:
- “法不责众”,群体行动使得个体责任分散,类似于“淹没在人群中”。
- 观点:群体情绪化、敏感化
- 原文逻辑词:“群体的第三个心理特征是情绪化、敏感化,急于采取行动”
- 原因解释:
- 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是靠情绪传染实现的,越激烈的情绪越可能成为主导力量。像恐惧和愤怒以及焦虑
- 类比:
- 群体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一点就爆,稍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擦枪走火”。
第3部分: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 观点:群体形成的双重因素
- 原文逻辑词:“勒庞认为:群体的形成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这样两种因素的影响。”
- 例证:
- 间接因素:法国大革命前,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理念的长期传播。
- 直接因素:攻打巴士底监狱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激发群体情绪。
- 原因解释:
- 间接因素通过长期影响培养群体基础,直接因素通过突发事件激发群体情绪。
- 类比:
- 间接因素如同火药,直接因素如同点火。
- 观点:群体目标的模糊性
- 原文逻辑词:“群体是奔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去的,但实际上搞到最后,这件事却往往很容易跑偏。”
- 例证:
- 球迷聚集看球,目标是支持球队获胜,但最终可能演变成球迷之间的斗殴。
- 原因解释:
- 群体行动过程中,简单明了的口号难以精确界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偏离。
- 类比:
- 群体目标的模糊性如同航海中没有精确导航,只有大概方向,船只容易偏离航线。
- 启示:群体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就像一个工具,它表现出来的只是易于被引导和威力巨大。所以这个引导者(领袖)的引导方式影响结果的方向,他的意图决定结果的善恶。
第4部分:群体领袖的特征与影响
- 观点:群体领袖的分类
- 原文逻辑词:“勒庞认为,群体的领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一种是长期的。”
- 例证:
- 短期领袖:率领球迷起哄、斗殴的带头大哥,指挥抢险救灾的平民英雄,影响网上舆情的大V、网红,吸引百万粉丝的偶像明星。
- 长期领袖:拿破仑,其影响力在他死后仍然巨大,甚至影响其侄子成为皇帝。
短期领袖的特点
- 原文逻辑词:“短期领袖的行为能够直接带动整个群体成员的追随和效仿,因为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定和狂热以及奉献精神。”
- 例证:
- 球迷闹事的带头大哥在冲突中显得尤为坚定和狂热。
- 类比:
- 短期领袖如同战场上的旗手,他们的行为能够激励士兵冲锋陷阵。
长期领袖的特质
- 原文逻辑词:“长期领袖需要长时期内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以维持并引领群体,超强的意志力是必须的品质。”
- 例证:
- 拿破仑的坚定意志和主张,即使面对困境也不更改。
- 类比:
- 长期领袖如同将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保持其高度和影响力。
- 观点:领袖动员群体的要诀
- 原文逻辑词:“领袖对群体的动员方式,勒庞在书里总结出了三项要诀,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
- 例证:
- 宗教教义、政治口号、广告词等都是以断言的形式提出,并通过重复和情绪传染来影响群体。
- 原因解释:
- 断言、重复和传染能够让主张逐渐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使人们深信不疑并采取行动。
- 情绪的传播能够唤起具有相同情绪的人们,使领袖的主张在情绪的作用下被接受
- 类比:
- 这三项如同纵火,断言是点火,重复是煽火,情绪传染是传火。由此一点小火苗可以迅速蔓延整个森林。
我的启发:
- 认识到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有时经常受到各种舆论事件的情绪引导,成为群体,那么要小心被轻易带节奏利用了。有时候独立思考反而会聪明很多。
- 解构历史上的群体事件和领袖特质,比如二战以及文革之类的
- 当我成为领袖时,我该如何引导好我的群体达到我想要的目标呢?
- Author:牛 牛
- URL:https://www.niuniu2077.cc/post/16f7bc65-b8f4-80b5-9dad-e3fab000835e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