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My Library
😀
前言: 本书是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继《乔布斯传》后又一力作。作者跟踪采访马斯克两年有余,通过与其家人、朋友、同事及对手的深入交谈,全方位揭示了这位充满争议的科技企业家的真实面貌。马斯克既是硅谷的创新者,又是特斯拉、SpaceX等多家颠覆性企业的掌舵人,其复杂的性格和非凡的抱负使他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notion image
 
 

前言: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复杂的人

  1. 介绍作者
  • 例证:
    • 作者背景:"这本《埃隆·马斯克传》的作者是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他的上一部作品是风靡全球的《乔布斯传》;此前他还撰写过《基辛格传》《富兰克林传》《达·芬奇传》《爱因斯坦传》;如果对全球传记作家的影响力做排名的话,艾萨克森将毫无争议地坐上头把交椅。"
    • 采访过程:"为了这本传记,艾萨克森跟踪采访了马斯克两年多,参与了他人生和事业中大大小小的事件。"
  • 原因解释:
    • 多角度验证:"艾萨克森不但采访了马斯克最亲密的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很多跟马斯克有过激烈冲突的人,包括他的父亲、前伴侣、前同事、竞争对手等也都接受了艾萨克森的采访。"

 
  1. 观点: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复杂的人
  • 原文引用:
    •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埃隆·马斯克都是一个复杂的人。”
  • 例证:
    • 身份复杂:"他是硅谷走出来的创新者,是世界首富,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偶尔还因为出格的言行客串一把网红"。
    • 旗下公司复杂:"他旗下的公司也很复杂,有制造电动汽车的特斯拉、研究火箭的SpaceX、研究脑机接口的Neuralink公司,他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叫无聊公司,研究一种高铁新技术;他还是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他在2023年刚刚收购了推特,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私人产业"。
    • 性格复杂:"他的弟弟,也是他第一个创业伙伴就曾经说过,‘我非常爱我的哥哥,但和他一起工作真的很费劲’。连比尔·盖茨也被马斯克正在做的事情所吸引,想要和他交朋友,但是却因为无法容忍他的性格,两个人闹到不欢而散"

    •  
  1. 观点:但是马斯克的行为和性格有迹可循
      • 例证:
        • 改名推特为“X”:"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给它改名叫‘X’。如果你梳理一下马斯克的创业史就发现,这一点都不奇怪。"
      • 原因解释:
        • 对“X”的执念:"你可能会知道,马斯克创办了互联网支付平台PayPal,而PayPal的前身,就叫X.com。当他因为PayPal赚到了钱,而把目光投向太空领域时,他又创办了SpaceX公司。你看,又是带着个‘X’。马斯克虽然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但是他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干脆自己成立了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名字叫xAI。"
 

主体部分:三块复杂人生的拼图

拼图1:童年

  1. 性格的矛盾:天才的能力源自自闭的处境
    1. 天才
      1. 事件:马斯克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周末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也能过目不忘
      2. 影响:阅读学习能力!
    2. 自闭:
      1. 事件:小的时候很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经常遭受同学霸凌。他说“人们说啥,我就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只有通过读书,我才开始理解人们很多时候都会心口不一
      2. 影响:独立思考能力!
       
  1. 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家庭暴力导致父母离婚,自己成年前被分给父亲
    1. 事件
      1. 父亲对自己的霸凌毫不同情,甚至变相帮助霸凌者
      2. 父亲情绪风云变幻,自己长期担惊受怕,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
      3. 父亲的工程师思维的缜密影响了小马的工程能力
    2. 影响:
      1. 不安全感导致的极端控制欲
        1. 例如收购推特就是满足掌控欲。”每当他身处绝境或感到威胁时,他就会回想起在操场上被霸凌的恐怖。现在他有机会坐拥整个操场了“
        2. 不喜欢处于不安状态,马斯克也曾经对艾萨克森反思过自己的性格,自己喜欢挑起戏剧性的冲突来该改变现状。
      2. 强大的工程师思维,见后
      3. 避免成为父亲,”马斯克的前妻向艾萨克森回忆,她和马斯克之间有一个暗号,一旦她对马斯克说“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这就是在警告他,他“正在堕入黑暗领域”
 

拼图2:工程师思维

  1. 观点:马斯克的热爱工程学(从加拿大女王大学转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原文引用:
        • “马斯克一直不太认同自己是个商人,他觉得自己骨子里一直是个工程师。”
      • 例证:
        • 在大学期间,马斯克白天在硅谷的研究所研究超级电容器,同时晚上在游戏公司解决程序问题,显示了他对焊电路和写代码的软件硬件双重兴趣。
          • 他本来研究生打算直接学电池材料学,但是发现硅谷机会毅然下海(埋下特斯拉种子)
          • 他非常热爱游戏,天天打!别人说他不应该很忙么?他其实意识得到什么是自己的热爱与空间,而不是被工作挤满!乔布斯和拉里也散步(或者爱因斯坦与玻尔也经常下午闲聊物理)
      • 原因解释:
        • 马斯克倾向于通过实验和迭代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理论分析。
  1. 观点:马斯克工程师思维体现:“第一性原理”与“管理算法原则”
      • 第一性原理:物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事情是物理本质是什么,追溯事物的本质原则,不要被表象!!通过一次次实验,找到最好的技术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仅仅依赖理论分析。
        • 例证:马斯克在SpaceX会议室里表示,他最喜欢和工程师一起搞迭代升级。他直接参与技术细节的讨论,如将火箭发动机部分零件换成不锈钢材料。他说需要一昧的讨论理论可行性,不如试一试就都知道了。
        •  
      • 五大管理算法原则:将管理看作一个工程系统,提高转换效率
        • 第一条是基础:“质疑每项要求”。提出任何一项要求时,都应该附上提出这一要求的人。不要只是说这是来自法务部门或者来自安全部门的要求,应该具体到这是部门的哪一位同事提出的要求, 即使要求来自马斯克本人,马斯克也鼓励大家去质疑,对要求进行改进,让它变得不那么愚蠢;
        • 第二条是核心:“删除要求当中所有你能删除的部分和流程,简化至上”。虽然以后有些流程还要捡回来,但是马斯克提醒同事,最后捡回来的部分只能占到删除部分的10%,不然就说明你删减得还不够;
       
  1. 观点:马斯克与其他创新者(如乔布斯)在气质上有所不同
      • 原文引用:
        • “拉里·埃里森(谷歌创始人)说,乔布斯只需要把设计理念和软件工程做好,而制造环节则会交给别人。但是马斯克会承担起了制造、供应链和巨型工厂等各个方面。”
      • 对比:
        • 乔布斯是艺术家,更专注于设计和软件工程,乔布斯喜欢每天走过苹果公司的设计室看看,但他很少去苹果的工厂。
        • 马斯克是工程师,更倾向于亲力亲为,深入技术细节和生产过程。马斯克泡在装配线上的时间比他在设计室里的时间还多。
 

拼图3:对人类未来的设想: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跨行星生存和保护人类文明

  • 原文引用:
    • “那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句话,让人类可以跨行星生存;第二句话,让人工智能保护人类;而这两点,其实都是为了服务第三句话这个目标:保存人类文明的火种。”
  • 原因
    • ”费米悖论“:马斯克认为人类可能真的是孤单的。
    • 马斯克认为技术进步:并不是必然的。人们天然认为技术会自动进步,但是事实是,如果不刻意保留,很多技术其实会消亡
      • 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知识后来遗失,古罗马的建筑技术也一样。
      • 美国上世纪登上月球后,航天飞行项目搁浅,很多知识遗失。
    • 根据艾萨克森对马斯克的访谈,马斯克求知欲最旺盛的少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书籍是科幻小说。尤其是美国科幻小说之父:阿西莫夫的《基地》和《银河帝国》
      • 《基地》讲的是未来人类文明已经拓展到整个银河系,变成了一个银河帝国。在银河帝国最鼎盛的时期,一位天才科学家却预测,未来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于是,他聚集了人类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期望这个基地能够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
  • 结果:
    • SpaceX公司的目标是发展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推动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 特斯拉和无聊公司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 xAI和Neuralink公司旨在开发能保护人类的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技术。
 
 

结尾与思考

  • 关于艾萨克森的提问:
    • “乔布斯有必要这么刻薄、这么粗暴无情,这么极端偏激么?”
    • 马斯克有必要这么专横、这么严格,这么沉湎于戏剧性冲突吗?“
  • 回答:
    • 沃兹尼亚克:”如果由他来管理苹果,他会待人更友善一些。他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苹果的每个人,而不会立即解雇员工。然后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那样的话,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做出苹果。“
    • 马斯克:“对于所有那些被我冒犯的人,我只想对你们说,我重新发明了电动汽车,我要用火箭飞船把人送上火星。可我要是个随和、放松的普通人,你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些吗?”
 
 
最后送给我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苹果《非同凡想》: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那些不合群的人。 那些叛逆者。 那些麻烦制造者。 那些方孔中的圆桩。 那些另眼看世界的人。 他们不满足于条条框框。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 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 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 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但我们看来却是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认为能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Relate Posts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Lazy loaded image
学会提问
Lazy loaded image
局外人
Lazy loaded image
刀锋
Lazy loaded image
乌合之众
Lazy loaded image
王阳明传
Lazy loaded image
月亮与六便士
Lazy loaded image
存在与荒谬王阳明传
Loading...
牛 牛
牛 牛
一個熱愛技術和音樂的普通大學生
Latest posts
刀锋
2025-1-20
东北6天5夜旅行攻略 V1.0
2025-1-19
观《请回答1988》有感
2025-1-10
Edge浏览器清理特定网页cookie
2025-1-3
Notion 新手心得(持续更新中~)
2025-1-3
Steam转区简明教程
2025-1-3
Announcement
🎉NiuNiu Blog AI助手版上线啦🎉
-- 点击右侧紫色浮窗使用 ---
👏欢迎反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