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My Library
前言:《非暴力沟通》是一本关于人际沟通的经典著作,本文从造成关系冲突的因素、良好沟通的方法以及具体沟通时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总结了该书的核心观点。该书认为,道德判断是人际关系疏离的主要原因,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等四个基本要素,配合道歉和感恩,我们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时,书中还强调了避免比较、不推卸责任以及准确识别情绪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关键要素。
💡全文思维导图


📝 主旨内容
一、造成关系冲突的因素
1. 核心原因: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是人类关系疏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习惯于将他人的行为与道德动机联系在一起,但这种本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 案例:
- 你在饭馆吃饭,发现手机不见了,怀疑刚经过的戴帽子的人偷了。你开始分析:他戴帽子是掩饰、他不看你是心虚。但最终发现手机只是掉在地上。这时你又觉得那人“注意形象”“礼貌”。
- 类似的案例还有我那次“疑似丢了平板“,就陷入了巨大的非理性之中
- 推理过程:人的大脑有“自我验证”的习惯,一旦产生道德判断,便不自觉地搜集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推测,这种习惯导致了偏见的加深和对关系的破坏。
2. 主要机制:负面循环
行为→道德判断→搜集证据→加深判断,形成一个不断强化的循环。
- 案例:妻子看到丈夫在沙发上玩手机,直接说:“你真懒!”原本只是观察行为(玩手机),却升级为道德判断,导致关系紧张。
- 作者的建议:警惕给别人行为下道德判断,就是分善恶、好坏这种评论词!!尽量用纯观察(描述事实)代替评论。例如:
- 评论:“张三真懒。”
- 观察:“张三每个月只打扫一次房间。” 通过客观表达,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二、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
1. 良好沟通的底层逻辑
核心逻辑:摆脱动机论(故意作恶),相信人性本善(道德出发点都是好的)
作者强调,放弃揣测他人的动机,才能减少冲突。
- 案例:超市排队时,有人插队。如果你假设对方是“无礼”,就容易引发愤怒。但如果你相信对方可能有急事,情绪就会平和许多。
2. 良好沟通的四(六)要素
由于冲突的产生是因为急于下道德判断。所以作者提出具体的沟通做法,来避免道德判断。具体是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道歉、感恩)。通过这些步骤,能够有效改善沟通,避免误解和情感冲突。
- 观察(讲事实)
- 案例:同事批评你工作做得“乱七八糟”,你可以回应:“你的评价我听到了,但具体哪些方面不够好,能否再详细指出?”
不带评论地陈述事实。
- 感受(谈感受)
- 案例:对同事的批评,回应:“我感到困惑,因为我以为自己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
明确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
- 需求(说需求)
- 案例:你可以说:“我需要明确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识别并向他人向表达内心的真实需求,常常是立足对方的,比如”我想要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
- 请求(提请求)
- 案例:“你能否针对刚才的建议,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改进方向?”
提出具体且可执行的请求,而非含糊表达。
- 道歉(对不起)
- 案例:“对不起,我这个地方可能做得还不够好,没有完全理解您的意思”
无论是否有客观的明显错误,都可以加上道歉来缓和情绪与氛围
- 感恩(谢谢你)
- 案例:“无论如何,谢谢你还专门抽出时间对我的工作进行指导,感谢你对我细节上的关心。”
如果有批评或者指责,可以表达对对方的感谢,大概率能直接逆转对面的情绪。同时,疏解自己的攻击性情绪
PS:灵活使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道歉、感恩)这四(六)个要素,大概率需要拆成几次对话才能全部表达,并且顺序可能需要灵活安排。使用这四个要素的关键就在于,你心里要有这四(六)件事。只要把这四(六个要素给区分清楚,沟通就能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具体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A 不要轻易作比较
- 比较的危害
- 案例:两个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一个事业有成,另一个失业。后者很容易因比较产生嫉妒,影响友情。
比较会逐渐削弱我们对他人的善意。
- 推理过程
作者引用心理学实验说明,比较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比如,通过测量自己的身材数据与模特对比,人们普遍会感到失落甚至自卑。
- 建议
将目标聚焦于自我提升,而非他人评价。
B 不要用“不得不”推卸责任
- “不得不”的危害
- 案例:老师抱怨“不得不”打分,认为这是校方要求,但实际上可以将评分视为帮助学生提升的机会。
说“不得不”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会让自己和他人失去主动性。
- 作者的建议
- 案例:
- 老师可以说:“我选择评分,因为这能让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 我不喜欢考研政治,我觉得那都是空话。我就不认真学,但是不得不学和考
- 那我可以这样想,”正好通过了解这些空话,研究中共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逻辑,从而为后来反驳这个教育和体制提供反面基础。”
- 推理过程:通过改变语言的主动性表达,可以提升责任感,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
(这里的“不得不”可以理解为那些我们不喜欢却被强制要求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认真地做,将做不好责任转移到“不得的”的强制。但是我们无法逃避这些事,所以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看待这些“不得不”的角度,把他变成”我选择做“)
C 要学会鉴别情绪
- 情绪的分类
- 原生情绪:如害怕,是直接的生理反应。
- 衍生情绪:如愤怒,是原生情绪的加工结果。
- 案例:你被司机超车,原本害怕的情绪会被加工为愤怒,导致“路怒症”。
作者将情绪分为两种:
- 推理过程
- 案例:妈妈拿着一堆东西回家时说你还在看电视啊,怒气背后可能是对关心的渴望。表达“我想被关心”,而非指责对方“冷漠”。
情绪背后隐藏着需求。愤怒通常是失落、害怕等原生情绪未被满足的表现。通过识别原生情绪,可以找到真正的需求。这也可以理解为“情商”的一部分。
- 实践方法
学会区分原生情绪与衍生情绪,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真实需求。
📎 参考文章
- 引用Podcast
- Author:牛 牛
- URL:https://www.niuniu2077.cc/post/15b7bc65-b8f4-807d-902d-c975d2c7ce30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